联系人:亚美体育
手机:10605823436
电话:+86 6695 25936
邮箱:https://www.stosahome.com
地址:亚美体育有限公司
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专访,围绕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新规等话题,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2025年重点工作做了交流分享。
今年春季学期开始,各地按照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的要求,纷纷出台了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”的新政策,但部分学校在落实政策时面临师资、资金、场地等限制,一些家长也表示“不理解”。您对此有何建议?
现在出台的两小时体育锻炼新政非常好。目前我国学生整体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。习曾多次强调“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开齐开足体育课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”。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过程中,我们要从这“四位一体”的角度深刻思考,包括如何落实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,推进课间15分钟活动等。实施两小时体育活动曾遇到诸多阻力。从学校层面看,要达到两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,需具备完备的场地设施条件、良好的师资队伍,还需构建比较完善的体育活动内容体系,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。对于家长而言,在当前教育内卷形势下,他们会考量两小时体育活动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。
因此,我们要大力宣传从德智体美劳“五育”并举、促进学生健康、完善人格、消除心理压力等方面,强调学生体质健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性,以此提高社会、学校和家长对体育的重视。同时,要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体育工作,学校也应创造条件,比如举办亲子运动会等,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锻炼,营造良好氛围。此外,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。目前,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,解决好教师队伍问题,拥有一支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,对落实两小时体育锻炼至关重要。
骆秉全:刚才提到的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,其中几个重要要素包括体育课、课余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。在课余体育活动中,亚美体育平台课间活动非常关键,课间又分为大课间和小课间。
过去我们上学那个年代,大课间时间较长,起码有半小时,有充足的空间和内容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,比如跳绳、进行民间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(像角斗士等),条件好的学校还会开展篮球等活动。目前小课间的15分钟(有的学校是20分钟),关键在于让学生达到中等运动强度,实现出汗、放松心理压力的效果。在这15分钟里,任课教师甚至班主任(并非只是体育老师)也要积极参与,带动学生一起活动。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包括学生特点和场地条件,设计合适的活动内容和空间。可以利用教室内的桌椅、教室外的走廊等,设置合理的课间体育活动。同时,要充分发挥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就是体育骨干的作用,由他们组织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。只有通过良好的组织,让学校、班级、年级形成传统和习惯,课间15分钟才能真正发挥重要作用。
骆秉全:家长和学校对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受伤的风险存在较大担忧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如今的孩子面临学业、心理等多重压力,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相比以往有所下降。面对这些问题,首先要精心安排和组织活动,调动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;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,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制度;最后,帮助孩子们养成参与课间锻炼的良好习惯。
实际上,参与任何体育锻炼活动,受伤难以完全避免。但因以往学校中曾出现学生体育活动受伤引发的纠纷,导致很多适合孩子的锻炼项目和活动不敢开展,这是不正确的做法。如果学生什么都不练,就无法增强体质、陶冶情操、完善人格和锤炼意志。建议家长和学校应以平和的心态鼓励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,逐渐形成良好的氛围。中国教育在线:
骆秉全:今天收获满满,听了熊四皓副部长以及高等教育司、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、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、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等几位司长的报告,对我们体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很有启发。
今年,体育专业委员会主要有以下工作安排:第一,要为全国高校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充分的业务服务和支持。办好学会已有的品牌学术研讨会、论坛,比如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研讨会等。开展体育专业能力培训班,比如全国高校体育教师体能训练实训师培训班、高校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创新培训班等,提升教师素养。第二,开展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发展最新动态调研,以及大学生体育锻炼新手段、新方法的调研,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,分析大学生体质存在问题的原因,为决策部门提供政策依据。
第三,大力倡导专委会会员单位的体育教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,积极配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做好每年一度的科研课题申报工作。
第四,加强与其他分支机构,如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、美育专业委员会,以及省市高等教育学会的合作,举办与高等体育教育相关的论坛和交流活动。